“你们抬起头来看看朕!朕真的长成那样子么?”
“这种恶意编排朕的人,居心叵测!不得好死!”康熙在皇位上气呼呼地道。
台下群臣一片寂静。
当然没人敢真的抬头去看,那不是找死么?
不过也有大臣在心中暗戳戳地觉得,这骂人的还真勇...
要知道,清朝可是有文字狱存在的。此人被抓到,定然是抄家灭
族的下场!
千百年来,数唐、明两朝的“猛士”最多,骂皇帝的花样也是五花八门的。
说句玩笑话,李世民的统治生涯,有一大半时间被泡在了魏征的唾沫里。
从军国大政到个人作风,魏征无所不骂,可谓是唐朝最强喷子。
李世民想要铺张一把,花点钱享受享受,魏征“顷年以来,意在纵奢”的折子隔天就会递到皇宫里。
李世民想修个宫殿景观,魏征又会送来“纵欲以劳人”的帽子
李世民想出去转转,魏征那老头儿又会在朝堂上感慨“志在嬉游”。
魏征的话就像刀,一句句戳在李世民心窝子上,每次李世民都被气得暴跳如雷,最后还不是打碎了牙咽进肚子。
大汉高祖位面。
刘邦顿时升起好奇之心。当皇帝享受享受都不行?
甚至出去转转,遛个弯也要被骂?
如此犯上的臣子,怕是有十个头都不够杀的。为什么这个李世民这么能忍?
难道像他一样,忍无可忍,直接和臣子对骂?大唐太宗位面。
看着下方站得笔直的魏征,李世民嘴角一阵抽搐。不杀魏征,其实有多重因素。
首先玄武门之变得位这件事情,不够光明正大,加上他刚刚继位,
国内民生不安定,外面还有突厥虎视眈眈。
如果这个时候杀了魏征,恐怕朝堂之上人心不稳。
不杀魏征,能给大臣们传递一个宽宏大量的帝王形象。
二来是因为魏征背景是鲁地豪族,重用魏征可以释放一个信号,便于和鲁地的士族势力沟通。
当然,最重要的是因为魏征直言进谏,大义凛然,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。
这种为国为民不顾自身安危的做法,让李世民很是感动。
“魏征虽然经常骂朕,朕也经常气得恨不得将他痛打一顿。”
“但是这样铁骨铮铮的济世之才,万万不可杀!”
李世民心中感慨道。
这时天空之上弹幕飞出:
“哈哈哈哈哈,感觉要不是长孙皇后,魏征早就死了八百次了。长孙皇后?细说细说。”
“有一次李世民被魏征骂惨了,气得回到寝宫大怒道:‘会须杀此田舍翁’,就是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。”
“然后呢?长孙皇后给魏征求情了吗?”
“长孙皇后的情商可高多了,她直接去换了一身正式朝服,走到李世民面前表示祝贺。祝贺?我的错,我想歪了,我还以为换衣服是要玩什么play··.·.”
“长孙皇后可是一代贤后,她说‘妾闻主明臣直,今魏徵直,由陛下之明故也’。”
“意思是开明的君主臣下一定十分正直,现在魏征敢直言不讳,正是因为陛下开明,这样的好事怎么能不祝贺呢?”
“李世民顿时转怒为喜,牙都笑呲了!”
“还是长孙皇后会说话啊,堪称千古贤后!”
大唐位面。
魏征心中一怔。
居然还有此事?他顿时颇为感动,朝着后宫的方向一拜。
“臣何德何能!得陛下与皇后如此厚爱!”
魏征想到之前当面怼李世民的种种,
顿时感到心中惭愧。
现在回想起来,有些时候说话实在太难听了。
应该给帝王留下一些面子。
最起码不能当着许多人的面骂。“臣以后·.··不骂··.”
“不不,”
“与陛下独处之时再骂!”
想来,这一切都是皇帝们自讨苦吃。
在皇位上坐得久了,难免会皮痒,总得找人骂一骂,挠一挠,这才舒服。
为了找到“痒痒挠”,皇帝在宫里设立了“言官”一职务。
虽历朝历代的叫法不同,但言官大同小异,都是为了骂醒皇帝而存在的。
原本按照职能,言官中的“台官”负责监督官员,“谏官”负责监督皇帝。
不过在大部分朝代里,台官谏官都敢骂皇帝。
所以,既然赋予了言官劝谏的权力,哪怕骂得再狠,皇帝也得乖乖听着。
还能当面骂皇帝?
骂了皇帝不仅不受罚,还能领到俸禄?
历朝历代不知道朝廷大事的百姓们,顿时觉得大开眼界。
“这天幕真是个宝贝,让俺连这些事都知道了。”
“这言官也太舒服了吧?希望俺儿子能成器,也当个言官。骂了皇帝老子还有钱拿?不得了不得了!”
“真的靠谱吗?俺怎么觉得会被砍头啊?”
“不可能,俺绝不信!”
唐朝还有一个皇帝过着和李世民差不多的日子,每天饱受言官的“摧残”,经常被喷一脸口水,他便是唐穆宗。
当时的言官叫郑覃,也是个直言不讳敢想敢说的贤臣。
唐穆宗刚刚登基,郑覃就给新皇帝一个下马威:“陛下刚刚登基,应该一心一意把精力放在朝政上。然而,陛下却每天只顾着嬉戏,无休无止地饮宴作乐。”
这就是在说唐穆宗不务正业,只知道鬼混荒废了朝政。
放到商纣王那会,郑覃早就被拖出去油炸了。
不过唐朝时期的台谏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,皇帝不敢干出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。
于是,唐穆宗被狠狠地扇了一巴掌,还得满脸笑容地夸郑覃说得对:“直接指出寡人的缺点,忠也!”
“这狠狠被扇一巴掌,真的还是假的?不太可能吧?”
无数古人看到天幕上的形容都惊呆了。
再怎么样,也不可能上去给皇帝一巴掌吧?那肯定要抄家***了。
“只是形容骂皇帝骂得狠而已,不是真的打了一巴掌。”人群中,有见识者当即出来解释道。
“这样啊···”
不少人当即有些失望。
不过大部分人都觉得,这唐穆宗也算是一个贤君了。能忍得了被人这么骂。
大唐太宗位面。李世民高兴到:“好好好!”
“李唐宗室,总算出了一个不错的子孙!”能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,
还不发怒。
完美地继承了自己身上的好品德啊!
房玄龄见李世民正高兴,连忙趁热打铁:“陛下,臣有一言!”
?“李世民身子一抖,
差点以为魏征又要开骂了。
回过神来,他看着房玄龄有些纳闷。你个浓眉大眼的怎么突然也来劝谏了?这不是魏征的活吗?
“说说说!”
“只要不是骂朕,什么都行。”
李世民挥手道,让房玄龄放心开口。“陛下可闻战国策?”
“战国策中,邹忌讽齐王纳谏,齐王曾经下令。“
“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;上书谏寡人者,受中赏;能谤讥于市朝,闻寡人之耳者,受下赏。”
“臣请陛下,依照此法广开言路!”
不是?
李世民当场就懵了。
感情你房玄龄跟魏征是同伙啊?
魏征骂我还不够,还要找更多人来骂我?骂了还不够,还要给奖赏?
你看朕像***么?
殿下诸位臣子看着李世民一脸纠结,走来走去。毕竟被人骂总是不爽的。
但李世民纠结了片刻,还是咬牙道:“准了!”
想要成为千古名君,最重要的就是听得进意见。为后世子孙以身作则嘛!
被骂两句,不磕碜!
除了言官之外,还有一些敢骂皇帝的猛上。
因为他们并未被皇帝赋予台谏的权力,所以他们的骂法比较委婉。
像骆宾王、白居易、李商隐这些眼高于顶的文人,也非常喜欢骂皇帝。
由于他们无法像言官一样每天出没于朝堂,无法让皇帝听到自己的心声,只能将自己的不满写进文字里。
殊不知,文字不但比语言更有杀伤力,还能流传于后世,让皇帝丢脸丢到千年后。文人的笔杆子,有时就像鞭子一样,毫不留情地抽向皇帝。
大明位面。
朱元璋看着天幕,意兴萧索。
“史笔如铁,天下的话语权终究还是掌握在文人手里。”
“秦始皇一统天下,车同轨书同文,如此大的功绩。仅仅因为焚书坑儒,就被骂了一千年。”
“朕如此苛待天下官吏,身后之名不知道要被骂上多久。”
历朝历代无数皇帝为了千古流芳,都尽可能地讨好文人。但老朱对此并不感冒。
想归想。
“但朕是绝不会退缩的!”
朱元璋的眼神坚定起来。青史由文人书写。
但更由胜利者书写!
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诗,名为《骊山有感》。
郦岫飞泉泛暖香,九龙呵护玉莲房。平明每幸长生殿,不从金舆惟寿王。
李隆基和杨贵妃的那点隐私跃然纸上,连去骊山洗个澡都不得安生。
李商隐也着实胆大,连皇帝“混乱”这么敏感的话题都不避讳。
白居易的做去比李商隐绝多了,李隆基带着杨玉环去骊山游玩这件事,他用了长篇大论来论述,写出一部《长恨歌》才罢休。
什么“从此君王不早朝”,什么“春从春游夜专夜”,不但要骂李隆基懒政,还要骂李隆基荒政。
大唐玄宗位面。
华清池中。
李隆基正与杨贵妃鸳鸯戏水,你侬我侬。
池中白色的雾气弥漫,一片旖旎的氛围,让旁边的宫女都面红耳赤。
“陛下,这白居易怎么敢如此诽谤?”
“从此君王不早朝,妾身岂不是成了祸国殃民的妲己?”
杨贵妃倚靠在怀里,柔声慢语道。
李隆基搂着她,好言安慰道:“不必在意,这些文人都是吃饱了撑得。流言蜚语,不必在意。”
不过,李隆基的言行并不一致。
口中说不在意,心中还是有一分怒气。
“这些文人简直同苍蝇一般!搬弄是非!”
“写得好像他亲眼见过朕与杨妃沐浴一样!”
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,准备让手下人好好查查这个白居易和李商隐。当然,他注定要失望了。
直到他死,两人都还没出生。
白居易于贞观年间及第,在开元时期担任过赞善大夫、忠州刺史。
李商隐是开成进士,做过东川节度使判官。
两人好歹也算是朝迁命官,竟敢在文字中如此直言不讳,真是猛王。
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史料竟未见统治者惩处这两个胆大包天者。
看来,皇帝再糊涂,对文人还是有一定忌惮的。
大唐位面。
唐玄宗之后的几位皇帝都苦笑不已。李商隐,白居易。
这两人可都是名动天下的大才子。谁敢轻举妄动啊?
他们可不想遗臭万年。何况骂骂唐玄宗而已,没骂自己就行。
武则天上台后,骆宾王出于政治立场的不同,对女皇上位表示不满。骆宾王靠笔杆子吃饭,全身的本事都在笔上。
所以他便将笔当作利剑,将锋芒直指武则天:“入门见嫉,蛾眉不肯让人;掩袖工谗,狐媚偏能惑主。”
如果说李商隐、白居易的用词还比较委婉,那么骆宾王这话说得未免太过直白刺耳了。
这两句话,分明是在说女皇帝行为不端,是个“狐媚子”。
不过,武则天读到这首诗后的反应是怎样的?
纵容酷吏在全国营造恐怖气氛的她,会怎么收拾胆大包天的骆宾王呢。
武则天只是笑了笑,根本没当回事。
后来,武则天还派人请骆宾王入朝为官。
三国位面。
刘备面色精彩。女皇帝?
“还有女人能当皇帝?这唐朝也太荒唐了吧?”他有些难以接受。
一旁诸葛亮羽扇轻摇,猜想道:
“看这后人之言,‘狐媚偏能惑主’。想来一如当初诸吕作乱。”
“迷惑皇帝掌权罢了。”刘备恍然大悟。很快,他又佩服道:
“这女皇帝也确实有过人之处,居然有此心机和胸襟。”
“古人云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。”
“看来也不尽然。”
有人骂皇帝骂得如此难听,按照正常的想法,皇帝肯定要报复。就算不杀,但是穿小鞋是免不了的。
但武则天却反其道而行之,愿请宾王入朝为官。“了不起。”
“一个举动就让天下人看到了她的气魄。”
大汉高祖位面。
吕雉看着武则天的天子仪驾,眼中泛起异彩。她可以,自己为什么不行?
当时嘉靖皇帝已年过六旬,开始像其他迷信皇蒂样研究起了长生不老之术。
嘉靖的修炼走的是道教的路子,为了安排好道士,向天上的神仙们表现出自己的“诚意
嘉靖大兴土木修建道观,耗费了不少民力财力。